广东搭建海洋观测网 沿海每50公里设1个观测站
广州12月1日电 (索有为 粤海渔)记者12月1日从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广东省海洋观测网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日前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并正式印发实施。《规划》明确,至2020年广东省初步建成以岸基观测为主,浮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应急机动观测为辅,布局较合理、结构较完善、功能较齐备的海洋观测网。
作为海洋大省,广东大陆海岸线长达4114公里,有14个沿海城市,截至2016年,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2年居中国首位。同时,广东也是中国受海洋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风暴潮、海浪、赤潮等海洋灾害每年都造成广东省的人员伤亡和至少10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
《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岸基、海基、空基、天基“四位一体”的综合性立体观测网。到2020年,初步建立海洋观测网综合保障体系和多部门的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有效提升海洋观测网运行管理与服务水平,基本满足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需求。
《规划》提出了建设广东海洋观测网的四项主要任务:一是优化海洋观测布局,保障滨海重点项目安全;二是加强海洋灾害观测,构建沿海城市海洋灾害观测体系;三是发展应急机动观测,提升海洋应急观测能力;四是加强海洋观测数据整合,实现数据共享。
《规划》明确将强化广东省沿海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的综合海洋观测能力,沿海每50公里设有1个岸基海洋观测站,中心渔港、重要港口、重要产业园区、重大滨海工程附近至少有1个岸基海洋观测站。
《规划》加强了对由台风引起的海洋灾害观测,要求在广东省沿海城市开展台风浪、潮、台风风场的观测,布设11个浮标观测站位和39个岸基海洋观测站(点),初步构建广东省沿海城市海洋灾害观测体系。《规划》还提出了要加强海洋灾害的应急机动观测。
《规划》提出要加强海洋观测数据整合,建立国家和地方、地方各涉海部门间海洋观测网、入海河口水文监测网共建共享机制,共同开展观测网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建设面向城乡建设、沿海产业、经济社会应用的海洋观测数据服务中心,实现观测数据的有效共享,并向社会、企事业单位提供海洋观测数据服务。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广东海洋防灾减灾和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效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完)
编辑: